另一边的崔适,此时正躺在侍女的怀中,听着手下的汇报。

    “居然有流言说那个人侵吞朝廷铁矿,大肆敛财?”崔适疑惑道。

    “是的老爷,一夜之间,便在各县流传。”手下道。

    “真是奇怪,究竟是从何处流传出来的?”崔适不记得自己有让人造过这个谣言啊?

    “经小的探查,应该是从新任郡守内部流传出来的。”手下汇报道:“在下以为这事颇为蹊跷,要不要汇报于主家?”

    “哼,些许小事不必多此一举,定然是他们内部不和。”崔适道:“倒也算是帮了我大忙,多找几个人继续闹腾,我倒要看看他能够强撑到几时。”

    说完,摆了摆手示意手下退下。

    又过了两日,事情越闹越大,闹事的百姓由一开始的几十人,逐渐扩展到百余人。

    此事也成功地惊动了扬州刺史,刺史派出两名官员前来审查。

    此消息一出,庐江各县对于韩玄的流言蜚语,瞬间销声匿迹,就好像一切都从未发生过一般。

    前来审查的官员在庐江转了一圈,什么也都没查到,在收了不少韩玄送予的薄礼后,便迅速回去复命了。

    “主公,你究竟是怎么办到的?外界居然没有一丝对您不利的谣言。”黄忠一脸敬佩地走了进来,正好看到了几日不见的魏延。

    “厉害的不是我,而是各县的县令,你看这些都是文长这几日收集到的。”韩玄摊开桌上的几张纸。

    黄忠凑过去一看,上面密密麻麻记载着庐江各县官员,倒卖铁矿、矾矿的证据。

    “各县官员倒卖上供朝廷铁矿、矾矿的事情,本就不是秘密,只是明面上大家都心照不宣罢了。”韩玄解释道。